无锡列举网 > 教育培训 > 中小学辅导班 > 怎样让学生建立良好的学习观
无锡
[切换城市]

怎样让学生建立良好的学习观

更新时间:2018-10-04 20:03:35 浏览次数:37次
区域: 无锡 > 惠山 > 堰桥
类别:初中辅导班
地址:西漳老街66号
1、别因讨厌某个老师而不学某个学科
有些人因为讨厌某个老师而坚决不学某个学科,在潜意识里,他们将“考试”和“学习”等同了起来,甚至将“某某老师”和“某某学科”等同了起来。我经常看到身边的同学被这样的想法“绑架”,我感到很遗憾,就算真的是别人没有做好,就算教育制度有不完善的地方,你又何必要采用“放弃学习”的方式去惩罚你自己呢?
也许有人会跳出来说:“我一点都没惩罚我自己,我活得好好的,没必要非得去学什么。”面对这样的说法,我感到愈发的无语。因为不去学习的人,永远不知道他们究竟错过了什么。
因为他们“拒绝学习”,也就不可能体会到收获知识的好处;由于他们没有收获,所以也不可能体会到收获的喜悦;体会不到收获的喜悦,所以无法产生学习的动力。这是一个恶性循环。用计算机编程的语言来讲,这是一个所有程序员的噩梦:死循环。
该如何才能跳出这一死循环呢?某一天我在一本书中读到这样一段话:
我的幻想毫无价值,我的计划秒如尘埃,我的目标不可能实现。
一切的一切都毫无意义——除非我立即付诸行动。
——奥格·曼迪诺《世界上伟大的推销员》
当我读到这句话的瞬间,我感同身受,说得太对了!不去做,怎么可能会有收获呢?
于是,后来每次被邀请去和学弟学妹们分享学习经验的时候,我都会有意无意地在我说完以后加上这么一句话:“无论我说的是什么,听起来多么有道理,那都跟你一点关系也没有,除非你立即付诸行动”。
2、别纠结于“学这个东西有用吗”
我发现,很多人讨厌学习的起点都是一样的:某一天,他们开始质问自己:我学这个东西有用吗?
在这个问题上,如果得不到有说服力的答案,就会造成一些学生拒绝学习。学习多累呀,而且学了还不知道有没有用,但你们却要我投入这么大的精力去学习,如果我照办了,那还有比我更傻的人吗?
我可以很肯定地说:确实有很多人比你更傻,比如我本人。
只要是必要的,我会立即去学,尽可能把它学好。在学习的过程中,我的潜意识里也许还带着这样一个想法:学了再说,说不定哪天,这东西就会很有用呢?
我这么“傻”也就罢了。可是我发现:还有很多人和我一样“傻”。为什么呢?
在港大精算系,有一个比我大五届的学姐,如今也已经工作5年了。又一次,她回母校给我们介绍经验。我们惊讶地发现她从事的是管理咨询行业,而不是保险精算行业。她说,大学读精算是父母帮她定的;在港大读本科期间,她就已经决定毕业以后要转行了。
然而她大学期间的精算课程却都学得很好。而且,她现在也已经拿到“北美财产精算师协会正式精算师(CAS)”的头衔了!
我们很好奇,问她为什么?我们中间那些也想转行的同学更是竖起了耳朵。她说:“当年,其实我也不知道为什么还要继续学习一些很专业的精算知识,我也不知道学了有什么用。只是觉得反正也有时间,多学一些没啥坏处。毕业以后,我如愿进入了一家咨询公司。本来也没指望自己一进去就能做什么,可是我的运气太好了,那时候我的部门刚好拿到一单保险公司的并购业务,而整个部门里只有我懂精算。
所以,刚刚入职的我居然成为了项目团队的正式一员。因为项目很成功,一年以后我就受到了提拔。并且,在这个项目中,我认识了一些高管,从那以后,每次公司拿到和保险公司有关的业务,高管们都会习惯性地和我联系。再过了三年,我也顺利进入了公司的管理层。”
举些小一点的例子。我在香港听过很多成功企业家的演讲,他们当中很多人都有一段极度类似的经历:十几年前,他们在香港打杂,闲着无事的时候,他们去夜校学习一个在当时看起来毫无用处的技能——普通话。可谁能想到,几年以后大陆开放了,涌现出大量的商机,本来,他们只是一个打杂的,却突然受到公司的重用,或者干脆摇身一变成为公司在内地办事处的负责人,由此开始了自己的事业。背后的原因很简单:那时候在公司里没几个员工能够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。
对一个学生而言,尤其是一个有厌学倾向的同学,尽管你还不明白学这些课业是否将来用得上,但凡是课业要求的,你应该去学。你能够做的,仅仅是精力、时间和程度的分配,而不能拒绝。
厌学与好学是平庸和的分水岭。在共同的困境面前,有的人选择了放弃,而另一些人却是能多学一点就多学一点,他们不去过多在意“学这个到底有没有用”。这些好学的人,终都会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,体会到意想不到的喜悦:“过去我只是学着玩的,没想到现在居然用上了,还好当年我是真的认真去学了!”
3、别因学习环境不好而拒绝学习
还有一些学生不爱学习,是因为身边的朋友都不学习。对于这类学生,我想讲一个故事。
1931年,在哥伦比亚大学攻读心理学研究生的凯洛格做了一个长达9个月的试验:他们想知道,如果把一只黑猩猩从小就领回家,完全当作人来养,小猩猩是否会像人一样成长?
于是,他们从动物园领了一只7个月大的小猩猩回家,它叫做Gua。他们让10个月大的女儿Donald和Gua在一起生活,尽量“一视同仁”地抚养。在女儿的眼中,Gua和她一样,都是“人”。
随着时间的推移,试验出现了令人意想不到的结果:小猩猩在语言能力方面并没有能够模仿女儿,然而令凯洛格惊讶的是,女儿却学会了在饿的时候像猩猩一样嚎叫,告诉父母自己饿了。等到试验结束,女儿已经19个月大了,但她只能说出三个单词,而正常的美国婴儿这么大的时候,已经能够说出超过50个单词。

为什么会这样呢?很多关于狼孩的传说,也都说明同一个可怕的事实:和动物生活在一起,不是动物变成了人,而是人变成了动物。
心理学家是这样解释的:因为我们人类天生具备远比动物强大的学习和模仿能力,所以在同动物一起生活的过程中,在动物学会“怎么做人”之前,我们早就先一步学会了怎么做一个动物。
事实上,生活中我们也一再看到类似的现象:天分很好的小孩,如果和“坏孩子”一起长大,其结果必然不是“坏孩子”变了,而是原本的小孩变得平庸了。因为的小孩模仿能力更强,所以在“坏孩子”变之前,的孩子早已学坏。
优质的学习环境永远是稀缺资源,家长要尽能力为孩子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,孩子也应该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奋斗来获得更好的学习环境。
有些人在自己懒惰的时候,会借用Donald和Gua的例子作为自我开脱的借口:“看,学习环境不好,所以我学得不好也是理所当然的”。但是请不要忘记一个事实,Gua并没有对Donald造成性的影响,Donald后来凭借自己的努力健康地成长着,并终获得哈佛大学的录取。
总结:学习是人生至关重要的投资
有的学生说,我现在开始学习,来得及吗?
现代文明的知识更新速度进一步强调了“终生学习”的意义。如果你一直都热爱学习,那一定恭喜你,你已经在不知不觉间捡了个大便宜。然而,如果有朝一日你放弃了学习,那么你的所有积累都将很快过时,因为知识的更新换代速度实在是太快了。
如果你曾经拒绝学习、讨厌学习,并已经浪费了一些时间,那也没有什么必要太在意。过去的已经过去了,学习这个事情,虽说早一点开始就早一点收获,但是无论什么时候开始,都不算晚。
无锡中小学辅导班相关信息
2022-05-17
2022-04-11
注册时间:2018年07月08日
UID:502548
---------- 认证信息 ----------
手机已认证
查看用户主页